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陕西:坚持精准发力 推进产业脱贫

    信息发布者:jieyususu
    2017-06-15 15:30:03    来源:陕西传媒网   转载

    陕西传媒网讯(陕西日报记者 李念)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重头戏,近年来,陕西省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“五个一批”“六个精准”的总体要求,因地制宜布产业、精准施策兴产业、三产融合强产业,充分挖掘产业增收潜力,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,有力促进了陕西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。

    据了解,陕西省316.7万贫困人口中,需要产业脱贫的达171.5万人。中央精准脱贫的号令发出后,我省立即组建由多部门组成的“八办两组”脱贫攻坚机构,出台了扶贫攻坚的十条铁规。省农业厅开展“百名干部包市联县驻村”抓扶贫活动,各地建立了市、县、乡三级农技人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联系机制,认真落实一户一策和产业覆盖到村、措施精准到户、技术培训到人的总体要求。

    陕西省通过设立产业扶贫引导资金、实行资金切块下拨、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等,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,为产业扶贫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。2016年,精准投资达37亿元,累计实施项目2300多个;2017年将设立165亿元的产业扶贫基金,未来可撬动金融资本600多亿元。同时,积极鼓励技术、资本、人才、信息等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,增强产业驱动力。

    陕西省依托资源禀赋,发挥优势特色,推进产业精准覆盖。在渭北、陕北贫困地区,打造乔化改造、矮砧栽培、山地苹果三大板块,大力推进苹果产业的西进北扩,使我省700多万人口走向富裕。在秦岭北麓,推动猕猴桃南移,形成100多万亩猕猴桃产业带,面积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。在秦巴山片区,狠抓茶产业基地县建设,形成200多万亩茶叶产业带。在六盘山区、吕梁山区发展奶山羊和肉羊养殖业,带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上百万群众脱贫致富。

    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、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加工产业,加快三产融合,拓展脱贫增收路径。陕西省积极构筑沿黄河、渭河、汉江及南北交通干线、关中环线休闲农业带,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、示范点18个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5个、中国美丽田园11处。目前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达1.31万个,从业人数17万人,带动贫困地区10万户农民创业创收。全省建成运营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10个、直营店47家、镇村服务站点5000个,共覆盖全省80个县(区)、1.3万多个村,带动创业就业人数约20万人,其中武功县、礼泉县农产品电商进入全国50强县。

    目前,陕西省正在56个贫困县区打造100家有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,逐步打造贸工农一体化、产加销一条龙的闭合式产业链。此外,陕西省还积极探索资金变股金、折股量化、保底分红的“五位一体”供销模式创新试点,使6万多贫困人口享受分红;大力推进千阳县“项目超市”模式,使近4万贫困人口受益;及时复制商南县“先借后还”模式,使缺乏产业资金条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。目前,全省有2万多个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、土地托管、信用合作、订单收购、利益分享等合作机制,带动全省50%的贫困人口迈向脱贫之路。 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